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离子色谱法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离子分析技术,在分析测定阴、阳离子、离子型化合物方面具有灵敏、快速、准确度高、选择多样等优点,获得很多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的青睐,随后离子色谱仪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农药、食品生产等...
9-23
在微量离子分析领域,台式离子色谱仪凭借其高灵敏度与快速分离能力成为实验室标配。而仪器的流动相系统如同精密钟表的齿轮组,通过多重技术协同实现淋洗液的精准输送与动态控制。一、高压恒流泵流动相系统的动力源是高压恒流泵,其核心任务是将淋洗液以无脉动状态输送至分离柱。采用凸轮驱动双柱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设计,配合电子反馈压力调节技术,可实现流量波动低于±1%。据仪器的实测数据设备在连续运行24小时的流量偏差小,确保峰形对称性。为应对腐蚀性较强的氢氧化钾溶液,泵头材质升级为陶...
9-17
离子色谱作为分析阴、阳离子的核心手段,分离效率直接影响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峰形拖尾、分离度不足、保留时间漂移等问题频发,需针对性优化。以下是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一、峰形拖尾与柱效下降:根源在色谱柱与流动相问题:目标峰拖尾或展宽,导致定量误差增大。解决策略:色谱柱维护:定期用高浓度淋洗液(如1mol/LNaOH)反向冲洗色谱柱,去除吸附的蛋白质或有机物,恢复柱效。例如,某实验室通过每月一次的再生处理,使柱效衰减率从15%/月降至5%/月。避免使用pH超出色谱柱耐...
9-12
国产离子色谱实验完毕后,那几瓶无色或淡黄的废液常被随手倒进塑料桶,看似“干净”,实则富集了高氯酸、强碱、重金属和有机修饰剂,一旦直接排入下水,会先腐蚀管道,再在污水处理厂“毒倒”活性污泥,最终变成持久性盐类进入水体。正确做法是把“后处理”当成实验的最后一步,与样品前处理同等重要。一步“减量化”把抑制器再生液、淋洗液和样品冲洗液分开收集:高氯酸淋洗液单独接瓶,可回用于下一批低灵敏度样品,直接减少60%以上的废液量;含重金属的样品冲洗液用0.45μm滤膜先行过滤,既除去悬浮颗粒,...
8-22
在样品前处理中,蒸发浓缩赶酸仪常用于去除样品中的酸性溶剂以富集待测物。但实际样品基质复杂,若处理不当,残留的盐类、有机物等会严重干扰后续检测。以下是消除基体干扰的关键操作策略。一、优化赶酸条件控制残留1.分阶段梯度升温初始阶段保持较低温度使溶剂缓慢挥发,避免剧烈沸腾导致样品飞溅;待大部分溶剂移除后,逐步升高温度加速残余酸液蒸发。某土壤重金属检测案例显示,采用分段控温可使最终残渣量减少。2.精准控制赶酸终点通过观察溶液表面状态判断最佳停止时机:当溶液由浑浊变澄清且出现晶膜时,表...
8-20
阴离子色谱柱是离子色谱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通过科学维护可显著延长柱寿命(通常可达2-3年),降低实验室运营成本。以下从使用前准备、运行中操作及停用后保存三阶段提供系统性维护方案。一、使用前准备:预处理与条件优化新柱活化:使用前,按说明书要求以低流速(0.5-1mL/min)通入20-30倍柱体积的淋洗液(如含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缓冲液),去除柱内残留的有机物或无机杂质,避免干扰分析。系统匹配性检查:确保流动相pH(通常5-9)与柱耐受范围一致...
8-13
智能三维运动自动进样器是现代实验室的核心装备,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的三维运动控制系统。这套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样品架在立体空间内的精确定位与移动,大大提升了实验效率与重复性。一、三维运动的物理基础该系统采用直角坐标系架构,包含X、Y、Z三个线性运动轴。每个轴由精密滚珠丝杠驱动,配合光栅尺形成闭环反馈。X轴负责水平面内的前后移动,Y轴控制左右平移,Z轴实现垂直方向升降。三轴联动时可覆盖整个工作区域内的任意坐标点。二、运动控制的关键技术1.步进电机驱动:各轴配备高扭矩步进电机,通...
7-23
淋洗液发生器是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离子色谱(IC)的设备,能够在线生成高纯度的淋洗液。为了避免杂质污染,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发生器采用了多种设计和技术手段。1.高纯度试剂和溶剂淋洗液发生器使用高纯度的试剂和溶剂作为原料,这是避免杂质污染的头一步。高纯度的试剂和溶剂能够减少杂质的引入,确保生成的淋洗液具有高纯度。如使用超纯水和高纯度的酸、碱或盐作为原料,可以有效降低杂质含量。2.在线过滤系统淋洗液发生器通常配备在线过滤系统,用于去除生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